
邹永广,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访问学者,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泉州“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文化和旅游部宏观决策项目等各类各级项目10余项;在Tourism Management、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中国软科学、经济管理、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经济地理等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次,担任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Review、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旅游学刊、经济地理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进入2021、2024年中国旅游研究和中国知网联合课题发布的“旅游论文作者学术影响力Top100”。长期为宁夏、山东、浙江、江苏、山西等省市,以及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提供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参与主研北京市旅游委《北京旅游安全与应急指导手册》、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山东全域旅游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贵州黄果树景区《黄果树“安全景区”保障体系》等多项重要横向课题。
一、工作经历
2015年7月—至今,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副教授、教授;
2018.12—2019.12,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访问学者。
二、主要研究方向
旅游安全;华侨华人与旅游;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三、讲授过的主要课程
1.硕/博士生课程:
(1)《旅游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硕士生课程合作授课)
(2)《旅游安全地理》(硕士生课程合作授课)
(3)《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专题》(硕士生课程合作授课)
(4)《论文写作指导》(硕博士生课程合作授课)
2. 本科生课程:
(1)《旅游学概论》
(2)《旅游科学理论与方法》
(3)《人力资源管理》
(4)《休闲与服务管理》
(5)校选通识课《建筑与风水文化鉴赏》
四、主要科研成果
1.专著
Ø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合作治理路径与机制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23年5月;
Ø 《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测评与提升路径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21年4月;
Ø 《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与预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0月;
Ø HANDBOOK ON TOURISM AND CHINA// Ch. 21. Tourism safety and security, 2020.
2. 发表的期刊论文(部分)
Ø Struggling in silenc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mplicit conflict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ies.Tourism Management, 2024.
Ø The effects of tourists’digital attachment on behavioural intention in live-streaming tourism.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24.
Ø Embodied power:How do museum tourists’ sensory experiences affect place identity?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24.
Ø Guiding tourists’ cautious behaviour: the interaction role of goal message framing and construal level message during the public health crisis context.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24.
Ø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travel barrage reviews: effects of social presence and opinion leade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rrage reviews and travel intention.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24.
Ø From work resources to safety performance tour guides job burnout and personality profiles matter.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24.
Ø Did you interfere with them? examining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of birdwatchers in China.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23.
Ø Daily vlog-induced tourism: impact of enduring involvement on travel intention. Tourism Review, 2023.
Ø How do tourists’ heritage spatial perceptions affect place identity A case study of Quanzhou, China.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23.
Ø Constructing identity in space and place: Semiotic and discourse analyses of museum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2022.
Ø Sense of safety toward tourism destination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 2022.
Ø Investigating customers’ responses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atbots in online travel agenci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familiarity.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Technology, 2022.
Ø Temporarily returning to an ideal life: Research on Chinese rural tourists' home experience.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22.
Ø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ternational Tourists’ Perceived Safety in China.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22.
Ø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ourism traffic and tourism land use: A case study of Xiamen Island. Journal of Transport and Land Use, 2021.
Ø Evaluating sustainability of cultural festival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niche.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21.
Ø Chinese diaspora tourists’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ancestral hometown attachment.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21.
Ø Chinese tourists’ sense of safety: perceptions of expected and experienced destination safety.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20.
Ø Ethnic minority cultural festival experience: Visitor–environment fit, cultural contact,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Tourism Economics, 2020.
Ø China’s regional public safety efficiency: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20.
Ø 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绩效评价及其提升路径. 经济地理(2024)
Ø 新媒体时代旅游资源持续关注损失测度及影响因素:基于网络舆情大数据的证据. 自然资源学报(2024)
Ø 旅游地产权实践下华侨主体性变迁与侨乡地方性重构研究:以福建晋江梧林村为例. 旅游学刊(2024)
Ø 流量经济对旅游资源创新性开发的影响:热反应与冷思考. 自然资源学报(2023)
Ø 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综合活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人文地理(2023)
Ø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下旅游企业韧性:进阶机理与复苏路径. 中国软科学(2023)
Ø 出境旅游安全救援中华侨华人作用研究. 旅游学刊(2023)
Ø 旅游开发影响下侨乡社区空间的生产与机制:以福建晋江梧林社区为例.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Ø 旅游发展背景下侨乡地方意义的叠写与地方认同. 热带地理(2021)
Ø 旅游安全事件与其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以中国公民赴马来西亚旅游安全感知事件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
Ø 疫情冲击下我国省域旅游经济韧性空间差异与组态影响研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
Ø 区位同构城市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厦—泉与广—深—莞为例.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22)
Ø 乡村旅游社区隐性冲突演变机理研究:婺源县李坑村的案例. 旅游学刊 (2021)
Ø 中国省际旅游安全合作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旅游学刊(2021)
Ø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现状与述评. 旅游学刊(2020)
Ø 旅游突发事件公共治理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旅游学刊(2019)
Ø 意识与应景:中国旅游安全政策演进特征研究. 旅游学刊(2018)
Ø 网络关系视角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安全感知事件时空分布特征: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世界地理研究(2020)
Ø 中国游客赴马来西亚的安全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2019)
Ø 旅游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模式研究. 安全(2019)
Ø 旅游安全管理的政府责任与使命. 旅游研究(2018)
Ø 中国游客赴欧洲旅游安全感知事件空间特征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Ø 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与合作格局演进. 经济地理(2018)
Ø 旅游安全事故跨组织合作处置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Ø 突发旅游公共卫生事故合作治理网络特征研究.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Ø 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及防控机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Ø 合作网络视角下社区旅游安全公共治理研究.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Ø “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的经济联系:空间结构与合作格局.经济管理(2017)
Ø 滨海旅游地安全氛围对游客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来自三亚和厦门的实证数据. 旅游学刊(2017)
Ø 旅游区的客源地出游力测评研究:以福建省古田旅游区为例. 经济地理 (2016)
Ø 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及时空格局:基于全国31个省会城市的统计数据. 中国软科学(2016)
Ø 目的地旅游安全自组织运行机理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全文转载(2016)
Ø 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旅游学刊(2015)
Ø 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旅游安全的百度指数. 人文地理(2014)
Ø 基于突变理论的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
Ø “驴友”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分析.旅游科学(2014)
Ø 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形成机理实证研究. 旅游学刊(2014)
Ø 中国旅游强县规模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华东经济管理(2014)
Ø 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测评模型的普适性研究:来自三类旅游目的地的经验证据. 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全文转载(2013)
Ø 中泰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合作机制研究.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Ø 国内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经济地理(2013)
Ø 游客安全感的影响要素、形成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 人文地理(2012)
Ø 我国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Ø 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泉州为例. 旅游学刊(2012)
Ø 旅游安全蓝皮书《中国旅游安全报告》年度报告:旅游安全热点与新问题/旅游地游客安全感指数与新问题(2012年-至今)
3.主持的主要纵向课题
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BGL175):侨乡旅游社区重构赋能华侨华人祖地认同的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在研。
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CGL03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合作治理逻辑与机制研究;结项。
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CGL027):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测评与提升路径研究;结项。
Ø 福建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FJ2022A006):旅游地安全空间建构的理论逻辑与治理机制研究,在研。
Ø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项目(2019年度一般项目):中国出境旅游安全救援中华侨华人的作用研究;结项。
Ø 华侨华人研究专项课题( HQHRZX-202209):产权变革下侨乡旅游社区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结项。
Ø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团队项目(21SKGC-QT03):华侨华人旅游促进祖籍地文化认同机制与路径研究;结项。
Ø 华侨华人研究专项课题( HQHRYB2020-04):侨乡旅游社区空间重构促进新生代华侨华人地方认同研究;结项。
Ø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14C131):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结项。
Ø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一般项目(FJJKCG16-525):高校旅游安全教育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结项。
Ø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fjjkhx16-001):闽台旅游学者科研合作网络对知识创新影响研究;结项。
4.参与的主要横向课题(部分)
Ø 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山东全域旅游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Ø 贵州安顺黄果树景区《黄果树“安全景区”保障体系》;
Ø 泉州文旅集团《泉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Ø 北京市旅游委《北京旅游安全与应急指导手册》。
五、获奖与荣誉
Ø 2021年获得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
Ø 2021年入选泉州市高层次第三层次人才;
Ø 2020年度获得泉州市“五四青年奖章”;
Ø 2017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
Ø 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优秀成果奖论文《目的地旅游安全自组织运行机理研究》(独立作者)获学术论文类优秀奖。
六、联系方式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邮编:362021
邮箱:ygzou2009@126.com
说明: 以上资料由本人提供,更新日期2024年9月27日。